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心理健康科普 >

警钟敲响:右美沙芬列管后,愈美片成止咳药滥用 “新宠”,成瘾风险激增

发布日期:2025-05-14 访问量:1907次浏览

2024年7月1日右美沙芬单方制剂(包括注射用氢溴酸右美沙芬、氢溴酸右美沙芬片、氢溴酸右美沙芬胶囊、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液等)已被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被列为第二类精神药品后,部分滥用者转而通过愈美片等复方制剂获取药物。本文将深入解析愈美片的潜在危害,教您识别滥用迹象,并提供科学应对方法。

右美沙芬列管背景

“止咳药” 到 “管制药” 的监管升级

2024年5月7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公告,将右美沙芬正式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自7月1日起施行,这一决策源于其滥用风险的激增。

列管后的管控措施:

药店需凭处方销售,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

网络平台全面禁售,违规销售最高可吊销许可证。

非法贩卖、吸食将面临刑事处罚,如宁夏某药店店主因向吸毒人员出售右美沙芬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

愈美片成分解析

“止咳药”背后的成瘾陷阱

愈美片是一种复方制剂,每片含愈创木酚甘油醚100mg与氢溴酸右美沙芬15mg。愈美片作为右美沙芬的 “替代品”,其成分存在双重风险:

氢溴酸右美沙芬(15mg / 片):

中枢性镇咳药,大剂量服用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与吗啡结构相似,长期滥用会产生精神依赖,戒断时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

愈创甘油醚(100mg / 片):

祛痰剂,过量服用可能引发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

与右美沙芬协同作用,加速药物吸收,增加成瘾风险。

滥用者的 “剂量陷阱”:为达到“效果”,滥用者单次服用量可达正常剂量的5-10倍(即10-20片),远超每日最大推荐量(8片)。

使用愈美片的危害

从生理损伤到法律风险

短期危害

神经系统:幻觉、幻听、记忆力下降(案例显示,部分患者出现 “手机屏幕文字跳动” 等视觉异常)。

心血管系统:血压骤降、心跳过速,曾有青少年因过量服用导致休克送医。

消化系统:胃黏膜损伤、出血,长期滥用者中 20% 出现胃溃疡。

长期危害

成瘾性:停药后出现戒断反应,如焦虑、抑郁、全身疼痛,复吸率高达 75%。

认知障碍:大脑灰质体积缩小,执行功能和判断力下降,青少年患者学业成绩平均下滑40%。

如何识别亲朋好友滥用愈美片?

行为异常

频繁购药:短期内多次购买愈美片,或通过社交平台(如微博、小红书)求购。

隐蔽用药:将药物藏于零食袋、文具盒等隐蔽处,避开家人视线。

社交退缩:疏远亲友,沉迷虚拟社交。

生理症状

步态不稳:行走时摇晃,协调能力下降,易摔倒。

皮肤问题:因药物代谢异常,出现痤疮、皮疹或肤色暗沉。

心理表现

情绪波动:从亢奋转为抑郁,或突然出现暴力倾向。

认知偏差:坚信 “愈美片无害”,拒绝就医。

发现滥用后该怎么做?

及时干预

保留证据:收集药物包装、购药记录、社交聊天截图等,为后续诊断提供依据。

避免冲突:以关心而非指责的态度沟通,避免引发戒断期的攻击性。

专业治疗

成瘾医学科就诊: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戒除依赖。

住院治疗:必要时需在精神科进行封闭式管理。

家庭支持

监督服药:严格按照医嘱控制剂量,避免私自增减。

心理疏导:参加心理治疗,降低复吸风险。

如何避免接触新型毒品?

警惕 “伪装药品”

成分识别:购买药品前查看说明书,避免含 “右美沙芬” 的复方制剂。。 

渠道选择:通过正规药店或医院购药,拒绝网络私售和 “代购”。

加强青少年教育

校园宣传:通过案例讲解、互动游戏等形式,普及药物滥用危害。

家庭沟通:家长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主动分享健康知识,让孩子从内心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 关注孩子社交动态,发现异常及时引导。 

社会共治

平台监管:社交平台应屏蔽 “愈美片”“右美沙芬” 等关键词,打击非法交易。

法律震慑:对违规销售者作出处罚。

愈美片的滥用本质是对新型毒品的妥协。作为医生,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抵制药物滥用:

医疗机构:加强处方审核,避免药物流入非法渠道。

家庭:关注亲友身心健康,筑牢 “防毒” 防线。

个人:增强防范意识、法律意识,拒绝任何形式的药物滥用。

让我们携手守护健康

对毒品说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