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丨脾胃总不好,二院中医三伏天有妙招!
“一年养阳看春夏,春夏养阳看三伏。”对于长期受脾胃不适困扰的朋友们来说,三伏天正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三伏养生的“明星疗法”——三伏贴,带您了解它的原理与功效,助您科学调养。
作为传统中医外治法,三伏贴历经多年验证,至今仍备受推崇。每年三伏天,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都会迎来大批贴敷的市民,其中既有坚持多年的“老粉丝”,也有不少初次尝试的新朋友。然而,面对这一疗法,许多人仍心存疑问: 三伏贴到底能不能治病?贴在皮肤上怎么就能治病了呢?什么是春夏养阳?为什么要春夏养阳?脾胃类的疾病贴三伏贴能治疗吗?
接下来,让我们给大家解答↓↓↓
壹
三伏贴的原理是?真的有用吗?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所谓"热在三伏",“寒有三九”,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三伏贴,又名天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的疗法。三伏贴最早出自清代名医张璐的《张氏医通》:“采用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细辛研末,以生姜汁调成药饼,敷于肺俞、膏肓、百劳穴上,用于治疗冷哮”。三伏贴是结合针灸、经络和中医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所以“三伏贴”有用,这是毋庸置疑的。
贰
春夏为什么要养阳?
“春夏养阳”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是因为四时阴阳盛衰变化是自然万物生长收藏变化的根本,所以要在春夏季节调养阳气,在秋冬季节调养阴气,以顺应万物生存之根本。三伏天时体内和自然界阳气最旺,寒凝之气最易解,此时宜扶阳以达散寒的目的。在春夏季自然界的旺盛阳气和人体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时候,通过内服、外敷或食疗等中医传统方法,生发人体内的阳气,借天之阳时以扶正气,固本培元,去除体内之寒邪,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其在秋、冬季节的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程度,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叁
脾胃疾病能通过三伏贴治疗吗?
“脾胃损伤百病由生"! “脾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后天之本。中医认为“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病等慢性消化系疾病缠绵难愈,脾胃健康是决定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一旦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
现代人的饮食习惯,生活节奏,精神压力等导致很多人脾胃损伤,日久脾胃阳气不足。通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胃脘部或腹部怕冷、吹风或空调后症状加重,喜揉按、喜温食,食欲减退、泛吐清水、恶心、呕吐、嗳气,大便溏稀或大便不畅、进凉食后加重,肠鸣等,每到春秋换季,特别是冬季就会出现各种消化系统疾病,所以在夏季调理脾胃尤显重要。
肆
三伏天灸开展时间段:
初伏加强2025年7月10日—2025年7月19日
初伏2025年7月20日—2025年7月29日
中伏2025年7月30日—2025年8月8日
末伏2025年8月9日—2025年8月18日
末伏加强2025年8月19日—2025年8月28日
伍
贴敷前后注意事项
贴敷后可能出现局部皮肤潮红、灼热或轻度刺痛感,出现小水泡或在一段时间遗留色素沉着属正常反应。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及大水泡时,应立即祛除贴敷药物与敷料,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及时就医,以防感染。贴敷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衣服宜宽大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贴敷期间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忌吃冷饮、冰镇食品,应尽量避免烟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保持贴敷部位干燥,贴敷完后6个小时用温水洗澡,避免抓挠局部;敷贴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轻轻吸干穴位上的水。
地址: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红花湖院区住院部2楼中医科门诊预约或咨询电话:0752-2182815
市二院中医科简介
科室创建于2020年,专注于疼痛、心理睡眠、老年病等专科的诊治和研究,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集百家之长,通古今之变,秉承“望、闻、问、切”,注重“理、法、方、药”,充分发挥中医传统疗法,全心全意为人民生命健康服务的科室。本科室始终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始终倡导“博学严谨,关爱包容,安全有效,认真负责,济世惠民,传承创新”的科训精神。中医科设有中医住院部、中医门诊、中医康复治疗区,目前中医科有7名医生、10名护理人员、6名康复技师,不仅拥有高级职称的中医师,还拥有多名研究生。本科室在“治未病、治欲病、治已病”方面,充分发挥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的优势,同时运用各种先进设备,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是一个注重全面发展的中医科。
中医专科特色:中医疼痛专科:主要以骨科疾病所致的疼痛为主,同时对内科疾病所致的疼痛也有丰富的经验。其中,骨科的诊治范围:肩颈痛、腰腿痛、膝关节肿痛、四肢麻痛、四肢肿痛、外伤等脊柱、关节疾病,以及骨质疏松、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对骨科的各种疑难杂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内科疾病相关性疼痛:胃痛、腹痛、胸痛、头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所致的疼痛、痛经等。中医心理睡眠专科:主要治疗失眠、焦虑、抑郁、头晕、癫痫、狂躁、自闭等心理睡眠疾病,以及在处理服用抗精神病性药物所致的副作用方面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如:头晕、头痛、纳差、咽喉不适、疲倦、心悸、胃肠及全身不适等症状。中医老年病专科:主要主要针对老年内科常见病,神经内科疾病:头晕、头痛、中风、面瘫等;循环系统疾病:心悸、胸痛、静脉曲张、脉管炎、水肿等;呼吸系统疾病:鼻炎、咽炎、咳嗽、喘证等;消化系统疾病:胃痛、呕吐、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
中医传统疗法:以中医传统经典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治疗各种专科疾病及疑难杂症,充分发挥中医在“治未病、治欲病、治已病”方面的优势。中医内治法疗法,突出经方汤剂的运用,以中药颗粒、中药茶饮等为主。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整脊复位、穴位注射、针刺疗法、艾灸疗法、推拿按摩、拔罐疗法、耳穴压豆、穴位贴敷、中药熏洗、中药熏蒸、中药热奄包、小针刀疗法、火针疗法、放血疗法、定向透药疗法、牵引等。